在全球低碳转型的今日,电力系统的革新已迫在眉睫。我国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征程中,秉持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重目标,积极应对能源结构与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2024年12月9日至10日,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的召开,吸引了众多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一同探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中国能源转型的路径。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强调,电力AI系统(AIEPS)是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和优化电网管理的核心技术。在他的观点中,AIEPS的本质类似于电力系统的“超级大脑”,不仅需要遵循电力系统的基本物理规律,还需针对电力系统的技术需求来做智能管理。
舒印彪院士从分阶段推进的角度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目标。他指出,建设深度低碳电力系统需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碳达峰,其中清洁能源发电比重将超过50%;第二阶段是快速降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碳排放有效脱钩;第三阶段将实现碳中和,电力需求趋于饱和,实现终端用能电气化70%的目标。
针对新一代煤电技术的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提到,煤电行业应从灵活性改造转变为灵活性制造,通过研发本质灵活性的燃煤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应对能力。同时,他强调结合储能技术与燃煤发电相耦合,使系统具备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汤广福院士则提出,针对前沿关键技术的布局应集中于几个方向:例如,提升“深远海风电+新一代光伏”的新能源比例、实现“灵活燃煤发电+碳捕集封存利用”的清洁利用、构建“新型电网+新型电力装备”的合理架构等。这些战略性布局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造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组织GO15秘书长布鲁诺·梅耶指出,电力系统运营的关键词在于“灵活性”。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日益增多,电力系统一定要能迅速适应发电侧和负荷侧的变化,确保其可靠性与韧性。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已成为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基础设施一定要具有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能力,这样的投资周期通常较长,至少要考虑数十年的长远利益。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工程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提出,必须建立与新型电力系统适应的理论技术体系。随着新能源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电力系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并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在前沿技术的探索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兴军则认为,铝基储能材料可能为氢能的应用提供新的路径。氢能在能源存储与调节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推动电力系统清洁化、稳定化的重要媒介。通过效率高、稳定性高的铝基储能材料,有望实现氢制储输用的新突破,从而推动氢能的市场化应用。
此外,华为中国区政企电力系统部总经理李继光强调,推动电力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行业创新将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运维与负荷预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明显提升。这一方向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回应了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
结尾部分,我们呼吁行业各方一起努力,加强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